Ihre Browserversion ist veraltet. Wir empfehlen, Ihren Browser auf die neueste Version zu aktualisieren.

 

为什么德国的教育“静悄悄”?

 谨严原创资讯

 

        前一阵有个关于德国教育的微信帖子被很多文摘转载,题目叫做德国的教育静悄悄。 其中对于德国教育几个描述并不准确,比如德国其实并不禁止小学前学舞蹈音乐,很多孩子在2岁开始就接受系统的音乐启蒙教育,4岁开始舞蹈训练。 德国小镇里音乐学校,体育俱乐部和舞蹈/艺术学校都是社区常备机构。

 

 

        关于早教问题,中国和德国的教育学家其实都有共同认识,就是很多家长错把知识的灌输记忆当成早教。 德国并非没有早教意识,只是其做法不同而已。

 

        德国早教专家认为,小孩子从出生就开始学习。也就是说,小孩子学习语言能力、数学能力、自然科学能力,这些都是自然发生。问题是,如何帮助它们获得这些能力。我们得看采用什么方式。一些发展心理学的研究结果显示,给这个3-6岁的孩子上课,作用不大。人们应该更多地把要传授的东西融入到日常生活中,融入到孩子的游戏中。

 

        德国早教专家Rosbach 罗斯巴赫教授举了个数学教育的例子。现在数学不仅仅是加减乘除,而是跟空间体验有关。例如上、下、长度。一个促进数学教育的好办法,比如摆放餐桌,准备餐具。一对一搭配,这么多个碟子,这么多个杯子,有多少孩子一起吃饭。

 

        关于德国早教的理念,我们这里不赘述,现在主要探讨一下,德国和中国教育大环境是如何的不同,因而造成了德国教育静悄悄。因为,的确,在德国看不到铺天盖地的教育公司和补习班的广告, 而且家长对于孩子的成绩也没有中国父母那么紧张和关注。

 

    原因1:学校提供补习班

 

        其中原因之一是,德国认为,孩子的学习任务应该在学校(幼儿园)和家庭两个地方就解决了。在德国,人们和政府普遍认为,课后补习班第一不应成为取代学校授课的教育方式,第二不应成为与学生家长收入挂钩的特殊待遇。所以很多学校对于有补习需求的孩子,既包括成绩落后,也包括学有余力的孩子,提供免费或者低价的补习班。但是是否需要补习,不是由家长决定,而是由学校和老师决定。

 

        例如,大部分德国全日制学校下午提供的免费课后补习班的做法。在德国的所谓全日制学校(Ganztagsschule)并非是从早上8点到下午5点全天都有课的学校。德国小学、初中 普遍是半天课,13点放学。全日学校是给无法中午就接孩子回家的家长提供的托管服务。托管的内容以各类兴趣爱好班为主,也有部分学校开设补习班。

 

        特长明显的学生,或者有明显学习能力缺陷的学生,也有可能被学校推荐去校外的辅导机构参加特殊培训。 

 

        德国最大的媒体集团贝塔斯曼下属的贝塔斯曼基金会(Bertelsmann Stiftung20161月刚刚发表了一项针对德国中小学生参加课后补习班(Nachhilfe)情况的调查结果。 调查的对象是随机挑选的全德国6岁至16岁学生的家长。根据家长提供的信息,德国616岁学生中总共有近120万人参加课后补习班,这个比例占总数的七分之一。而课后补习班的形式包括学校提供的免费补习班以及家长额外出资送孩子参与的校外补习班。这一年龄段学生的家长每年给孩子课后补习花费总共近9亿欧元,每家平均每月90欧元,大约合650人民币。

 

原因2:平稳的升学机制

 

        德国小学和中学有平稳的双向选择的升学机制,基本依靠平时各科各类考试成绩的积累,没有统一的一锤定音的中考。

 

        小学生入学首先选择当地政府教育机构指定的小学。如果想选其他学校,例如由于宗教或者家庭原因选择教会,国际或者有特殊教育理念的学校如Waldorf (华德福),需要申请并登记。

 

        德国中学分为文理中学,实科中学和职业中学三个类型。升学的机制基本上是,小学老师根据孩子的成绩和表现,对孩子选择哪种中学有个书面建议。 家长和孩子有权决定是否接受小学老师的建议,也可以自己选择去申请哪个学校。被申请的中学可以根据面试情况决定是否接收这个孩子。 德国的小学和中学,没有中国那种根据升学率和考试成绩而进行社会排名的机制。中学根据自身实力有不同侧重点,例如有的偏多种语言,有的偏艺术文学等等。


原因3:家庭起决定性作用

 

        德国人认为, 家庭是孩子教育的最重要场所。而母亲在家庭教育里起了极大的作用。德国妇女一直是可敬而不可爱的形象,能干而勤劳,是家庭的中心。

         

        早在罗马人进入德国之前,妇女在德意志的地区就和男人一样参于家庭部落和国家的各种政策制定。几千年来,德国一直是一夫一妻制。在欧洲长久的历史上,无论哪个王朝,德国的王室和社会风气从没有过如罗马社会的腐败奢靡和法国宫廷的荒淫无度。 德国人的虔诚宗教信仰,也培育了紧密的家庭关系。德国爸爸们下班后很少应酬,直接回家与家庭团聚。周末和节假日基本全部与家庭共同度过。  

        

         根据2013年的统计,只有60%的德国妈妈在上班, 其中上班的妈妈中有73%是半职工作,其中不乏在家里上班。 只有15%的妈妈在全职上班。 是不是德国妇女的教育水平低呢?其实不然,德国目前近一半的成人有高等教育毕业文凭,而其中妇女的比例接近49%。 如果我们能够想象,妈妈在家里能够提供高质量的一对一的辅导,就不难想象,对于社会上补习的需求相对就少多了。

        

社会环境不同,也就造成了社会需求不同。 当我们探讨,在平静的湖水里和在湍急的河流中游泳的人,哪个游泳姿势更正确时,不得不先观察一下两人的环境如何不同。 尽管我们羡慕平静的德国教育生活,但其实它也有很多弊端。我们下次继续介绍。

 

Education is not the learning of facts, but the training of the mind to think!

                                                                                                        -Albert Einstein